用美聲傳善意

  • Post category:志工心得
  • Post published:2025 年 02 月 21 日

作者:陳建松

文章主角:何秀齡(敏盛綜合醫院志工隊長)

聲音的力量,夢想的延續

在那個沒有電視的年代,收音機成為陪伴家人的唯一娛樂。年幼的何秀齡,坐在家中的木椅上,聆聽著從收音機裡傳出的優美聲音。那是她的啟蒙,也是她的夢想——「有一天,我的聲音也能從收音機裡響起,成為大家的陪伴。」多年後,她如願進入廣播電台,從播音員到節目主持,再到台長,這段旅程是她對聲音熱愛的見證。「廣播對我來說,是歷久彌新的熱情。因為在麥克風前,你需要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聽眾,而這也反過來激勵我,讓自己時刻保持美好的狀態。」但她並未止步於此。民國89年,她接觸到生命線協會的志工招募。從聲音的表達者,轉為心靈的傾聽者,她踏入志工服務的領域,用那熟悉的聲音,為無數徬徨的人解開心結。

傾聽的藝術,志工的啟航

「聽你講話,真的好舒服。」這是何秀齡常聽到的一句話。無數個電話的彼端,都是人生的困境與掙扎,而她,用耐心、同理與溫暖的聲音,陪伴那些不知該如何前行的人。她說,生命線志工的歷練,教會她用聲音去傳遞關懷,也讓她在陪伴他人時,找到深刻的幸福感。從那一刻起,她的志工人生便不曾停歇。

醫院裡的溫暖身影

民國96年,因女兒的啟發,她來到敏盛醫院擔任志工。從最初的衛生保健服務,到後來的四癌篩檢、量血壓、安寧病房陪伴,何秀齡始終以真心投入。她說:「在醫院服務,與生命線電話協談完全不同。這裡需要直面病患與家屬的情緒,但我感激過去的經驗,讓我能更從容地應對。」17年來,她從組長、副隊長到隊長,見證了敏盛志工隊的成長。她將廣播的專業融入志工工作,設計簡報、分享成果,甚至教授客語,讓志工們能更好地服務病患。

心靈的撫慰,陪伴生命的最後旅程

在安寧病房裡,她的聲音依舊溫柔。癌末病患的眼淚與告別,她始終靜靜陪伴,用聲音與關懷,讓他們的餘生多一份安心。她說:「陪伴他們道愛、道謝、道歉,道別是我能為他們做的最後一件事。」這樣的服務,雖沉重,卻讓她深感生命的意義。

跨越世代的愛與關懷

不僅是病患,少年輔育院的孩子們也曾是她服務的對象。那些誤入歧途的青少年,因她的鼓勵與支持,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。「看到他們的蛻變,是對我最大的回饋。」何秀齡深信,任何人都值得被重新理解與引導。

溫暖社區,善意無遠弗屆

她的善意,不僅留在醫院,也延伸至社區。探訪獨居老人、關懷養護中心長者、陪伴災民重建家園,甚至在疫情期間,她仍堅守崗位,協助防疫工作。她相信,志工的付出,無論大小,都能為社會帶來改變。「只要我們多走一步,世界就能更美好。」

用聲音,持續照亮人生

從廣播台的主持人到志工隊的領導者,何秀齡始終相信聲音的力量。她用聲音傳遞溫暖,用行動實踐愛與關懷。「先生和孩子的支持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」,她的先生是律師,家人鼓勵她服務社會,她的聲音,帶著時間的厚度,也帶著不變的溫度,繼續在她的志工旅途中,為無數人點亮希望的燈火。這是何秀齡的故事,也是屬於每一位志工的故事。他們的付出,讓世界變得更加柔軟,也讓愛的光芒,持續照耀。